时间:2022-09-27 05:09:03 | 浏览:108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通讯员 王贤 徐栋
近日,宜昌枝江市街头的一个交通摄像头,记录下暖遍网络的一幕:该市沿江大道与江汉大道交叉口,一位老人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过马路。老人行动不便,反复示意车辆先走,但一辆又一辆车却接连为他停下,直到老人安全通过,整个过程持续了约70秒。
70秒的等待不长,但在宜昌,一个又一个“70秒”的故事,却共同绘就了城市最美风景线。无论城市干道还是背街小巷,无论早高峰还是晚高峰,礼让行人,早已成为宜昌市民的习惯与自觉。
2011年,宜昌成为湖北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至2020年,该市已连续四届蝉联,全省唯一。宜都、枝江创成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当阳、远安获得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当前,宜昌正从全国文明城市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发。力争到2026年,宜昌文明城市数量达到6个,在全省率先建成“文明城市群”。
文明,从“不见白色垃圾”开始
年初的元宵之夜,一场万人空巷的元宵焰火晚会,点亮了宜昌的长江夜空。
这场新年盛会升空焰火4.8万发,滨江公园现场观看市民超过40万人,但人潮脚下,却几乎看不到随地丢弃的垃圾。
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因为没看到就近的垃圾桶,将一袋垃圾在小手里提了2个多小时。整场晚会,不少市民几乎都是提着垃圾袋看完漫天焰火。
当焰火落尽,人潮散去,3000余名志愿者自发留下,配合环卫工人弯着腰一遍遍清理查看现场是否还有垃圾。清晨6点,当滨江公园迎来第一批晨练的市民,地面丝毫不见前夜40万人潮的痕迹。
2021年12月31日,《宜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供立法支撑。
49条内容,涵盖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秩序、旅游等各类场景下的文明行为规范。凡在宜昌街头随地吐痰,或在物业区域以外地方遛狗不牵绳,都将被及时劝阻或行政处罚。同时,对扶贫帮困、见义勇为、无偿献血等文明行为提出鼓励。
今年,宜昌广泛开展“十文明”“十不见”专项行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文明用餐、文明排队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十类行为,并要求城市不见白色垃圾、不见烟头、不见乱停乱放、不见乱贴乱画等。
——“干净”,不仅是外地人走进宜昌的“城市客厅”后,发出的第一声感叹,也是爱上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文明创建“永不竣工”
2021年,中央文明办提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从文明城市,到文明典范城市,内涵与外延、理念与实践、标准与重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背后,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的高效提升,是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的高水平改善,是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高标准示范。
宜昌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重在先进性、引领性,是文明城市创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守正创新、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创建标准更高、准入门槛更高。参评的全国文明城市多达307个,只有排名靠前的文明城市,才能作为“典范”候选。
他说,角逐文明典范城市,不仅仅是在市容市貌这些“看得见”的地方,更在精神文明等“看不见”的细节上。精神文明相关指标和测评权重,从29%提高到了40%,这对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恰恰是无法突击实现的,社会精神文明是一个长期进化的过程。”
宜昌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归根结底是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更好满足400万宜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明创建,是宜昌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
2021年8月,宜昌市委正式提出实施“筑堡工程”,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宜昌范式”——场景怎么建,群众来“点单”;小区怎么管,大家商量办;物业怎么样,居民来评判。
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张家坡社区,无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都要召开“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由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一起,把问题拿出来论一论、辩一辩,找到大家认可的“最优解”。通过协商议事,社区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停车位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
截至2021年底,宜昌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42个,惠及11万户居民。新建改造菜市场65家,新建公共停车场6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4万余个……每一个数字的改变,都与人民“美好生活”紧密关联。
从城市文明到城市自觉
走进夷陵大道上的宜昌好人馆,罗长姐、刘发英等11名道德模范的海报,跃入眼帘。
从2008年首位“中国好人”方玉明开始,连续14年,每年都有“宜昌好人”登上“中国好人”榜,涌现出罗长姐、刘发英、李广佳、易从梅等2357名先进典型,仅是“中国好人”就多达110名。
“拥军慈母”罗长姐,为了不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公致残的退伍军人儿子,无怨无悔;
“英子姐姐”刘发英,30年坚持不懈,用大爱点亮山区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
“乡村好司机”邓兰舟,13年免费帮村民带货,还带动身边人一起行动……
6月17日,“宜昌志愿”平台上线。短短1个月,城区各区在该平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直逼3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2014个。截至7月18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797场,累计时长达到12.6万余小时。
李年邦本是宜昌一家理发店的老板。2015年10月,受国外志愿者的启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他开始在江滩边捡拾垃圾。
2016年10月,他发起成立宜昌生态环保志愿者组织“三峡蚁工”,呼吁大家共同为长江大保护出力。去年的一天,他组织了一场长江江滩捡拾垃圾的活动,原以为参与者只有四五百人,未料最终到场的志愿者竟达2000多人。“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单只蚂蚁虽然力量很小,但是当它们抱团在一起,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
近6年间,“三峡蚁工”不断感染、吸引着一批批志愿者的加入。如今,参与者已达6.4万人次,累计捡拾垃圾近1200吨。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蚁工”78岁,最小的只有两岁。
《宜昌志愿者“三峡蚁工”从长江边搬走上千吨垃圾》的故事,被新华社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推向海外,引发世界点赞。
法国第二大经济类日报《论坛报》评论:“宜昌治理长江是有成效的,许多多年未见的长江鱼类重新出现。现在至少有两群江豚已经在这里定居。”很多外国网友都被江豚母子在长江中腾跃的照片所感动。
“在宜昌,平均每5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是志愿者。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和蜚声世界的屈原文化,共同形成了宜昌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特色品牌。”宜昌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宜昌共有近30万人次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达85.98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3500多个。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座城,街头巷尾一幕幕自发的凡人善举,让文明在温暖中传递,成为一种城市自觉,也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宜昌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感觉非常好,现在新建的校区很漂亮,课室也宽敞、光线足,我觉得孩子在这里学习会很开心。”日前,家住出头村的莫小姐提起今年让她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孩子入读了市十六小星湖校区,而在这之前,市十六小星湖校区是原出头小学,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群众所需,民
2月15日,曲江新区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项目建设现场推进大会举行。占投资额40%的13个文商旅融合项目、占投资额36%的14个社会民生项目、占投资额24%的25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按下启动键,开工项目数量占全年新开工数量的52%,为。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秀水泱泱,圆梦之洲;秀善若水,厚德载洲。在秀洲区,一系列的更新和蝶变正在这里上演,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质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漫步其间,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点滴改
湖北省麻城市,是湖北省辖、黄冈市代管的县级市。麻城市近40年来的发展成就证明,麻城市在每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期,都是以黄冈排头兵走在前列。在撤县设市的路上,麻城市是黄冈第一个县级市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麻城撤县设市,麻城正式告别了14
近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数据报告》出炉,其中有一项数据很值得思考,那就是最忙碌城市排名中,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处于中部的郑州位居全国最忙碌的城市首位。为什么郑州最忙碌?从郑州
文明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名片代表着每位群众的形象也关系着大家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创建文明城市,公安机关既是参与者,也是创建者和守护者。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义马公安积极响应,全警动员、全警参与,抓重点、攻难点,尤其是结合当前正在开
信阳环境优美,人杰地灵,自古被誉为“江南之北国,北国之江南”,南靠巍巍大别山,西接桐柏山,淮河从北部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你知道信阳的土特产都有哪些吗?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被称为 “绿茶之王”,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夏日炎炎,合肥东部新中心内的国家工业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原合肥钢铁厂高炉区正在恢复往昔的荣耀:经过防腐除锈、构筑物加固,湛蓝的天空下,高大纵横的一座座高炉生机焕发、肌理强劲,清晰地传达着曾经的辉煌。而不断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延伸拓展的高速
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大通区全力攻坚重点项目,截至10月份,年度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其中新落地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7.8亿元——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占地59亩,概算总投资1.5亿元的大通工业新区标准化厂
济宁新闻网讯 为更好地履行政协委员工作职责,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9月25日下午,邹城市宣传文化系统政协委员及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送你一朵小红花”助力创城公益行活动。活动中,为增强市民文明交通意识,营造文明安全绿色的交通